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部长宋军表示对6位“托举人才”寄予厚望。对中国化学会“青年人才托举工作”的实施方案、选拨机制及学会创新性的“1+3+1”托举模式给予充分肯定,并希望中国化学会在后续人才培养、人才服务和人才评价工作中继续创新工作机制,总结出更好的工作经验。
中国化学会“青年人才托举工作”项目, 于2015年11月27日获得立项。学会秉承“不拘一格遴选人才”、“搭建平台培育人才”和“针对需求服务人才”三大理念为“托举人才”服务。
理念一:“不拘一格遴选人才”
2015年,学会首次采用全国“海选”和“自荐”的申请方式海量搜索人才,后经初评(学科“小同行”集中评价)和复评(候选人“青年人才沙龙”现场答辩)两轮评选,最终从318名申请人中遴选出6名优异“托举人才”。
理念二:“搭建平台培育人才”
2016年起,学会发挥智力优势,为被托举人才搭建学术交流和国际交流平台。并采用学会首创“1+3+1”托举模式为6名 “托举人才”服务,即为6名“托举人才”分别匹配1位“学会导师”(院士专家)、3~4位“青年之友”(青年科学家)和1位学会秘书处联系人。“学会导师”负责学术指导和学风传承;“青年之友”负责搭建学术研讨小组,协助“学会导师”进行学术指导,并提供帮扶助力 “托举人才”的成长;“联系人”负责与“托举人才”日常联系,了解他们研究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,并及时反馈。
理念三:“针对需求服务人才”
学会将连续三年给予“托举人才”每年约15万元的稳定资金支持,还将根据其实际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,鼓励、引导“托举人才”能安心专注于对科学研究的探索,以助其在黄金创造期脱颖而出。为记录和跟踪“托举人才”的成长轨迹,学会设计上线了“中国化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专题网站”。及时更新发布“托举人才”的研究进展和成长情况。并希望依托“托举人才”的成长数据,梳理出更好的人才培养经验。
更多科技资讯登录微型高压反应釜网